2025年3月15日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击剑运动员齐聚英雄城,将在未来五天里展开激烈角逐,这是国内业余击剑赛事中规模最大、参与度最高、竞技水平最强的顶级赛事,标志着中国击剑运动在大众化、市场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清晨的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人声鼎沸,剑道上银光闪烁,上午8时30分,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,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李明辉在致辞中表示:“本届赛事规模创历史新高,证明击剑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,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赛事,发掘更多优秀人才,推动击剑文化在全国范围的普及。”
赛事规模创新高 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
本届赛事设有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按年龄分为U10、U12、U14、U16、17+和公开组等组别,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仅7岁,最大的已65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“全民参与”的特点。
来自北京锐剑俱乐部的10岁小选手王梓涵告诉记者: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,有点紧张,但更兴奋,我练习花剑两年了,希望这次能进入前十六名。”像王梓涵这样的小选手不在少数,他们身着专业击剑服,手持长剑,在剑道上灵活移动的身影,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赛事组织专业化 硬件设施达国际标准
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,组委会邀请了包括3名国际级裁判和20名国家级裁判在内的专业裁判团队,比赛采用国际剑联最新规则,全部剑道均使用进口电子裁判器,实时显示得分情况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张建伟介绍:“我们为本次比赛准备了50条标准剑道,全部按照国际比赛标准设置,同时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安保人员,确保赛事安全顺利进行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比赛还首次引入了视频回放系统,运动员可以在关键分时提出挑战,通过视频回放确认判罚,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赏性。
民间击剑热潮涌动 俱乐部培养模式见成效
随着中国击剑队在奥运会上屡创佳绩,击剑这项曾经被视为“贵族运动”的体育项目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,据统计,全国现有注册击剑俱乐部超过800家,较五年前增长了300%。
上海剑锋俱乐部教练、前国家队成员李晓东表示:“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击剑训练行列,这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,还能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心理素质。”

来自广州的家长刘女士专程请假陪12岁的儿子来南昌参赛。“孩子练习击剑三年,变化很大,不仅身体素质提高了,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尊重对手、遵守规则。”刘女士说。
南昌借赛事东风 打造体育名城名片
作为本次比赛的东道主,南昌市做足了准备,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赛事保障工作组,协调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各项服务,赛事期间,组委会还安排了南昌文化体验活动,让各地选手在比赛之余感受英雄城的独特魅力。
南昌市副市长王强表示:“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全国性赛事,不仅推动击剑运动在南昌的发展,更希望展示南昌现代化城市形象,打造体育+旅游的新模式。”
据了解,比赛期间还同期举办了击剑装备博览会、击剑文化讲座等系列活动,为击剑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体验。

比赛首日战况激烈 新秀老将各展风采
首日进行的是U10和U12组的花剑和个人赛比赛,小选手们在剑道上全力以赴,进攻、防守、还击,动作一气呵成,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。
在U12男子花剑项目中,来自南京剑客俱乐部的李思源连胜五场,闯入十六强。“每场比赛都不容易,对手都很强,我的教练告诉我要专注每一剑,不要想结果。”李思源赛后说。
同时进行的17+女子重剑比赛中,去年亚军、北京选手张薇轻松晋级。“今年我的目标是冠军,南昌的场地条件很好,观众也很热情,这让我更加兴奋。”
击剑运动产业化发展迎来新机遇
本次大赛吸引了多家体育品牌赞助商,包括击剑装备制造商、运动服装品牌和体育培训机构等,业内人士认为,这标志着击剑运动产业化进入新阶段。
中国击剑协会市场开发部主任赵明透露:“击剑运动的市场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,我们正在探索更多商业化路径,包括赛事转播权开发、明星选手包装、击剑主题文旅项目等。”
随着比赛进行,看台上座无虚席,许多当地市民前来观赛。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击剑比赛,现场观看感觉更加刺激,我正考虑让女儿也学习击剑。”南昌市民陈先生说。
未来几天,还将进行各个组别的团体赛和个人赛决赛,5月19日的闭幕式上将颁发各项冠军,并举行精彩的表演赛。
夜幕降临,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依然灯火通明,剑道上,选手们的身影如同时尚的舞者,展现着力与美的完美结合,银光闪烁中,一个个梦想在这里起航,中国击剑运动的未来,正由这3000余名选手共同书写。














